• <bdo id="i2g2g"><center id="i2g2g"></center></bdo>
  • <xmp id="i2g2g">
  • <bdo id="i2g2g"><center id="i2g2g"></center></bdo>
  • 二维码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Top
    网站首页 新闻 国内 国际 河南 焦作
    时政要闻 专题 直播 网视 网谈 网评
    今日头条 汽车 旅游 经济 美食
    焦作关注 房产 娱乐 体育 市场
     焦作日报 手机报 经典微视频
     焦作晚报 “焦作+”客户端
     经典山阳 小记者 焦作论坛
     网上投稿 记 协 订报服务
      您现在的位置: 焦作网 > 新闻推荐 > 头条 > 正文

    新闻推荐

    统筹——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七
    更新时间:2022-12-27 16:09:5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统筹——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七

    新华社记者赵超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科学方法论,在统筹中谋划全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中掌握平衡、校准方向、赢得主动。

    全局谋划:“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

    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代表发言时说,这些年桂林在保持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实现了双赢。

    总书记谆谆嘱托:“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

    统筹,注重的是通盘筹划,彰显的是全局观念。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革命时期明确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再到改革开放后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我们党始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古语,要求全党“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从大局出发,我们党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牢中国前进方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上,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着眼全局,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上,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华大地展现出一幅发展进步全景图。

    二十大报告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中,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不呈现全面性特征。

    全面,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联动和集成。

    瞄准全面,中国共产党遵循统筹原则,用好“两手抓”的辩证法,避免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在协调推进中找到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我国一方面率先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方面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既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重点突破:“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时,对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单列部分进行安排,彰显了我们党对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统筹,展现的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智慧。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既强调全局观,又注重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点面结合,综合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区域、人口、领域全面覆盖的同时,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既作出顶层设计,又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既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突出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多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文章编辑:施筱雯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焦作网免责声明:

    本网所有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转载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即可处理。
    刊发、转载的稿件,作者可联系本网申领稿酬。


    统筹——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七
    2022-12-27 16:09:5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统筹——从党的二十大看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之七

    新华社记者赵超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统筹”一词多次出现。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握好“六个统筹”。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科学方法论,在统筹中谋划全局、协调推进、重点突破,在统筹中掌握平衡、校准方向、赢得主动。

    全局谋划:“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

    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代表发言时说,这些年桂林在保持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上下功夫,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实现了双赢。

    总书记谆谆嘱托:“保护好桂林山水就是对国家对民族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你们的‘国之大者’。”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

    统筹,注重的是通盘筹划,彰显的是全局观念。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无论是在革命时期明确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再到改革开放后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我们党始终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一古语,要求全党“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从大局出发,我们党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牢中国前进方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上,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着眼全局,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协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上,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要强大,各领域各方面都要强起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华大地展现出一幅发展进步全景图。

    二十大报告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中,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不呈现全面性特征。

    全面,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联动和集成。

    瞄准全面,中国共产党遵循统筹原则,用好“两手抓”的辩证法,避免畸轻畸重、以偏概全,在协调推进中找到全面发展的正确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等。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我国一方面率先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方面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既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办好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头等大事,维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重点突破:“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的同时,对教育科技人才、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方面工作单列部分进行安排,彰显了我们党对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

    统筹,展现的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智慧。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既强调全局观,又注重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

    点面结合,综合施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区域、人口、领域全面覆盖的同时,把脱贫攻坚作为底线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既作出顶层设计,又敢于突进深水区、啃硬骨头;既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突出创新是第一动力。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在多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

    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文章编辑:施筱雯 
     

    版权声明 | 焦作日报社简介 | 焦作网简介 | 网上订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焦作日报》遗失声明热线:(0391)8797096 邮编:454002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91)8797000 举报邮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热线:0371-65598032 举报网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 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豫ICP备14012713号-1
    焦公网安备4108000005 豫公网安备4108020200000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号 报业·国贸大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河南省焦作日报社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1120180013 电话:(0391)8797000
    欧美性交精品视频
  • <bdo id="i2g2g"><center id="i2g2g"></center></bdo>
  • <xmp id="i2g2g">
  • <bdo id="i2g2g"><center id="i2g2g"></center></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