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郭熙,字谆夫,北宋著名山水画家。他丰富了中国山水画技法系统,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创作规律。其画作《窠石平远图》现藏故宫博物院,《树色平远图》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画论《林泉高致》,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一个在中国古代书画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一位被近现代中国书画名家尊为大师的人物。可长期以来,郭熙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
原来,郭熙是温县岳村街道西郭作村人,此处离司马懿故里——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不过数公里。这个仅有1400多人口的小村,偏安于温县县城西南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可因为“郭熙”的名字,它正变得精致起来。
十一前夕,记者收到西郭作村邀请,与北京焦作商会顾问、焦作市怀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薛宝丽,焦作市工笔画研究会会长张玲丽等一同前往西郭作村,参观了由温县县委宣传部主办,温县岳村街道、温县文联承办,温县美术家协会、温县书法家协会协办的温县首届“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
来之前,记者对西郭作村了解甚微;来之后,才发现有了郭熙文化滋养的西郭作村满是墨香。
与许多村庄不同,朴实的村民用毛笔在连排的电线杆上作画,将郭熙的《早春图》喷绘在村中的水塔上。就连该村党建活动中心的门牌,也是村民用毛笔写上的。这样朴实、节俭的操作,反倒让西郭作村有了“网红”的模样。
在西郭作村书画人宋良才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该村党建活动中心的“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展区。
温县首届“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面向全国征稿,自征稿以来收到300余幅作品,展出100余幅优秀作品。这里不乏当代名家名作,陕西咸阳美协主席闫西京、河南省美协原主席马国强、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会长石品等纷纷寄来墨宝。
阵阵墨香沁心脾。宋良才骄傲地说:“老师们都是奔着郭熙来的!”
该村党建活动中心二楼更是精彩,这里已被打造成一间文创工作室。郭熙文化的Logo被印在了布包、团扇上,郭熙的字画被印在了葫芦、茶布上。这些简单的布包、葫芦、茶布在郭熙文化的浸染下,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今年暑假,西郭作村还对村中8岁至15岁的青少年免费开展了书画培训,近100人次参加。
从只知郭熙却不懂郭熙,到如今主动了解郭熙,并将郭熙文化融入乡村发展,封闭的西郭作村尝试着打起了名人文化牌。
思路起源于今年春天。温县县委书记杨磊到西郭作村视察工作,建议西郭作村巧打名人牌,把文创产品搞起来,使郭熙文化成为西郭作村发展的主推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二庆告诉记者,目前,西郭作村已有了专题规划,并敲定了项目选址。根据规划,该村将建立“郭熙书画院”,成为全国郭熙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利用老旧院落,配套文创活动中心,围绕郭熙文化大力研发文创产品。
王二庆介绍,为了擦亮“郭熙文化”金招牌,他们已经成功申请“郭熙故里”商标。
文化创意生活。令西郭作村人没想到的是,网红、电商正在紧盯这个小小的村庄。西郭作村党支部书记赵海波欣喜地说:“能不能把文化饭吃得香喷喷,还得看今后的发展。可一旦端起文化饭碗,内心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便不舍得放下了。”
文化是金招牌,作为千年古县,温县可打之牌有很多。采访时记者得知,温县已有了以“郭熙”命名的公园、道路,将“郭熙标签”贴在了人们抬头可见的地方。
郭熙文化理应走出村庄、走向全国,也理应回归本土,造福乡里,让墙里开的花里外都香。
总值班: |
统 筹: |
责 编: |
审 核: |
编 辑: |
校 对: |
![]()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郭熙,字谆夫,北宋著名山水画家。他丰富了中国山水画技法系统,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创作规律。其画作《窠石平远图》现藏故宫博物院,《树色平远图》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其画论《林泉高致》,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一个在中国古代书画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一位被近现代中国书画名家尊为大师的人物。可长期以来,郭熙文化“墙里开花墙外香”。
原来,郭熙是温县岳村街道西郭作村人,此处离司马懿故里——温县招贤乡安乐寨村不过数公里。这个仅有1400多人口的小村,偏安于温县县城西南方,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可因为“郭熙”的名字,它正变得精致起来。
十一前夕,记者收到西郭作村邀请,与北京焦作商会顾问、焦作市怀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薛宝丽,焦作市工笔画研究会会长张玲丽等一同前往西郭作村,参观了由温县县委宣传部主办,温县岳村街道、温县文联承办,温县美术家协会、温县书法家协会协办的温县首届“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
来之前,记者对西郭作村了解甚微;来之后,才发现有了郭熙文化滋养的西郭作村满是墨香。
与许多村庄不同,朴实的村民用毛笔在连排的电线杆上作画,将郭熙的《早春图》喷绘在村中的水塔上。就连该村党建活动中心的门牌,也是村民用毛笔写上的。这样朴实、节俭的操作,反倒让西郭作村有了“网红”的模样。
在西郭作村书画人宋良才的指引下,记者一行来到位于该村党建活动中心的“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展区。
温县首届“郭熙杯”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面向全国征稿,自征稿以来收到300余幅作品,展出100余幅优秀作品。这里不乏当代名家名作,陕西咸阳美协主席闫西京、河南省美协原主席马国强、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会长石品等纷纷寄来墨宝。
阵阵墨香沁心脾。宋良才骄傲地说:“老师们都是奔着郭熙来的!”
该村党建活动中心二楼更是精彩,这里已被打造成一间文创工作室。郭熙文化的Logo被印在了布包、团扇上,郭熙的字画被印在了葫芦、茶布上。这些简单的布包、葫芦、茶布在郭熙文化的浸染下,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
今年暑假,西郭作村还对村中8岁至15岁的青少年免费开展了书画培训,近100人次参加。
从只知郭熙却不懂郭熙,到如今主动了解郭熙,并将郭熙文化融入乡村发展,封闭的西郭作村尝试着打起了名人文化牌。
思路起源于今年春天。温县县委书记杨磊到西郭作村视察工作,建议西郭作村巧打名人牌,把文创产品搞起来,使郭熙文化成为西郭作村发展的主推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二庆告诉记者,目前,西郭作村已有了专题规划,并敲定了项目选址。根据规划,该村将建立“郭熙书画院”,成为全国郭熙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利用老旧院落,配套文创活动中心,围绕郭熙文化大力研发文创产品。
王二庆介绍,为了擦亮“郭熙文化”金招牌,他们已经成功申请“郭熙故里”商标。
文化创意生活。令西郭作村人没想到的是,网红、电商正在紧盯这个小小的村庄。西郭作村党支部书记赵海波欣喜地说:“能不能把文化饭吃得香喷喷,还得看今后的发展。可一旦端起文化饭碗,内心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便不舍得放下了。”
文化是金招牌,作为千年古县,温县可打之牌有很多。采访时记者得知,温县已有了以“郭熙”命名的公园、道路,将“郭熙标签”贴在了人们抬头可见的地方。
郭熙文化理应走出村庄、走向全国,也理应回归本土,造福乡里,让墙里开的花里外都香。
总值班: |
统 筹: |
责 编: |
审 核: |
编 辑: |
校 对: |
![]() |
|
![]() |
焦作网免责声明: | |||||||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